2026年3月29日-31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

每周健康小贴士(七)

1.国家卫健委:减重不能只靠“吃得少”,更要吃得对!不少人忽略了调味酱料、含糖饮料、糕点、坚果这些“看起来不油”的高能量陷阱。1瓶奶茶、1勺沙拉酱的热量可能就抵得上一顿正餐。减脂关键是控制总能量摄入,优先选择全谷物、蔬菜、低脂优质蛋白,同时细嚼慢咽,按顺序进餐。科学饮食,既减重又保营养,才是长期健康的王道。#体重管理

2.中国新闻网:“喝红酒软化血管”其实是个常见误区。所谓“软化血管”并非医学术语,常用于描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。红酒中确有白藜芦醇等成分,但含量极低,需每天喝上百瓶才达有效剂量。而红酒中含有的酒精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,长期饮用不仅不能护血管,反而会增加肝损伤、癌症及心血管病风险。真正护血管,建议戒酒、健康饮食、科学运动才是正道。#健康认知

3.《临床医学杂志》:国际研究发现,碳水摄入量高的人,发生脑白质病变和“隐匿性脑梗”的风险显著增加;而适当摄入脂肪,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,反而有益大脑血管健康。研究提示,饮食中减少精制碳水、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、坚果摄入,有助于延缓大脑老化。保护脑健康,吃得“聪明”比吃得“少”更重要。#合理膳食

4.央视新闻:强降雨过后天气湿热,肠道疾病和食源性疾病高发,疾控中心提醒大家严格遵守“四要七不要”。“四要”:勤洗手、消毒餐具、清理环境、身体不适及时就医;“七不要”:别吃水淹食物、变质食品、死因不明动物、来源不明食物、野蘑菇、脏凉菜和生水。守住这道“入口关”,关键时刻防病于未然。#健康管理

5.保健时报:进入三伏,是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黄金期,尤其适合阳虚气虚、易手脚冰凉、腹泻怕冷者;慢性呼吸系统病、类风湿、肩周炎等虚寒型疾病也能在此时调理缓解。常用方法如三伏贴、艾灸、食疗等,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。三伏贴宜每伏初3天内贴敷,成人贴6-8小时,儿童约2小时。如皮肤灼痛或起疱,应暂停使用并及时就医。别让冬病拖到寒天,现在就是调理好时机。#中医养生

6.生命时报:你知道吗?熬夜不仅伤身,还会让你“发臭”!长期缺觉会刺激皮脂分泌,皮肤油脂与汗液混合后酝酿异味;肝脏代谢氨的功能减弱,残留氨通过汗液排出,也会形成刺鼻气味,尤其集中在腋下、后背、颈部等部位。这不仅是尴尬的“熬夜臭”,更是身体疲惫的信号。想要改善异味,从改善睡眠做起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泡澡助循环,但根本之道,还是别再熬夜了!#睡眠健康

基于分享行业资讯的目的转载本文章,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观点,也不为全文负责真实性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