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30日-4月2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

冬至养生——岁末温情与中式滋补的智慧之旅

冬至,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。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的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,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。冬至不仅是自然界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祖节日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
冬至 · 各地习俗

· 北方习俗:北方地区冬至最重要的习俗是吃饺子。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寓意着团圆和美满。饺子馅里常常包进如意、糖、花生、枣和栗子等寓意美好之物,象征着来年生活的甜蜜和顺遂。

Photo by ji jiali on Unsplash

· 南方习俗:南方人对汤圆情有独钟,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圆满。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,寓意着太阳逐渐回归,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。

Photo by shiyun on Unsplash

· 江浙习俗:在江浙地区,冬至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人们相信赤豆可以驱邪避鬼,糯米饭则能暖身御寒。而苏州人的冬味,从一杯细腻温润的桂花冬酿酒开始。桂花冬酿酒原本叫“冬阳酒”或“东阳酒”,因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。

图片来源:黎里古镇旅游

冬至 · 中医养生食疗

中医认为,冬至时节应选择滋阴润燥以及滋补气血的食物调补身体。

· 滋阴润燥:百合、枸杞、莲子、茭白、荸荠、银耳等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,适合制作汤粥进行滋补。例如,银耳莲子羹和百合枸杞猪肺汤,既能缓解冬天燥邪引起的不适,又能改善因过多进食温补食物引起的机体燥热。

图片来源:最慈溪公众号

· 滋补气血:冬至后天气逐渐转冷,气血虚弱的人易感到四肢不温、发凉怕冷。可选用鸭肉、牛肉、羊肉、干姜、桂圆、大枣等温补食材进行调理,补充人体气血,温补阳气。

图片来源:四川文旅厅公众号

冬至 · 新中式茶饮

在冬至时节,不妨尝试一些新中式茶饮,既能暖身,又能养生。

· 玫瑰雪梨煮白茶:配料包括梨、玫瑰花、白茶包和黄冰糖。梨能润肺止咳,玫瑰花则能疏肝解郁,白茶则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。这款茶饮既能滋润肺部,又能缓解冬季的干燥和抑郁情绪。

· 红枣姜丝茶:配料包括红枣、干姜丝、枸杞和红糖。红枣能补气养血,干姜则能温中散寒,枸杞则能滋阴补肾。这款茶饮特别适合冬至时节饮用,既能驱寒暖身,又能补气补血,美容养颜。

图片来源:柒姐的生活日记公众号

冬至 · 泡汤正当时

自冬至起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回升,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,这标志着自然界中下一个循环的崭新开始。在这一时期,阴气旺盛而阳气相对虚弱,因此及时补阳,以达到阴阳平衡,实现固本培元的养生效果显得尤为重要。温泉作为自然界的恩赐,其温热的泉水能够深入肌理,驱走体内滞留的寒气,由内而外为身体补充宝贵的阳气。

Photo by Cloris Ying on Unsplash

冬至泡汤不仅是一项令人愉悦的休闲活动,更是一种深度的养生体验。泡汤时,温泉水的热力不仅促进了血液循环,加速了新陈代谢,帮助身体有效排出毒素,缓解疲劳,其浮力还温柔地减轻了身体的重力负担,让紧绷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,对于缓解颈椎、腰椎等因日常劳累而产生的不适具有显著效果。此外,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更是对肌肤有着天然的滋养作用,让人们在享受温暖的同时,也能收获身心的全面滋养与修复。因此,冬至时节选择温泉康养旅游,无疑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,促进身心健康的智慧之举。

随着冬至的温柔脚步悄然而至,自然界迎来了阳气初生的宝贵时刻,这是一年中阴阳交替、万物收藏的关键节点,亦是中式养生智慧中不可或缺的滋补与调养良机。
在此,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2025上海国际健康世博会,特别是中医养生与康养旅游板块,一同探索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品质融合的养生新境界。无论您是致力于传承中医智慧的老字号,还是推动康养旅游创新的新兴企业,或是倡导新中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先行者,这里都将是您展示实力、拓展市场、交流合作的绝佳舞台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见证并推动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!

– END –

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删除